作為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汾西機器廠,上世紀90年代初,以許可證的方式從德國引進西門子1FC6系列發電機制造技術并建線投產,并于1992年出產首批5臺 1FC6 356-4發電機,逐步在市場打開了局面,站穩了腳跟。1994年,時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的孟輝到廠代表船總向工廠提出了“大上,上大”電機的指示。所謂“大上”是指要將電機產業規模做大,“上大”是指要提升單機容量,滿足更大功率的船舶配套要求。在此背景下,工廠成立發電設備銷售公司,當年經營規模突破1700萬,實現了質的飛躍。1996年,公司開始同國內最大的遠洋運輸集團——中遠公司建立業務合作關系,其旗下的遠洋船只多數配套了我公司生產的發電機。初步計算,從1995年起,公司配套遠洋船舶發電機近5000臺,約1600余艘船只。良好的產品性能使得公司發電機產品在業內扎深了根基,市場份額有了明顯增長,最多時占比中速機配套全部市場的近40%,全球份額也超過了10%,在國內居于主導地位,國際市場也有一定影響力。
進入新世紀以來,公司積極尋求企業變革之路,加強戰略性資源重組和并購。2003年,工廠同無錫電儀資產公司實施“強強聯合”戰略,兼并原無錫電機廠,成立無錫汾錫電機有限公司,原無錫電機廠引進西門子1FC2/1FJ2以及1FC5/1FJ5系列發電機加入公司西門子系列發電機型譜。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提升,市場經營的反應效率對運營主體的組織結構、資本構成及運營效率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2006年3月,經過公司制改革的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發起人,聯合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船重工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1、712、704研究所優勢資源組建國有股份制企業——中船重工電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股份公司成立以來,作為大股東的汾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對公司的發展寄予著期望。為了做大做強電機產業,汾西重工響應國家新能源政策號召,緊抓市場契機,投資600多萬元從德國LDW公司引進1.5MW風電技術并建線投產。并于2009年將風電資產成建制注入股份公司,使之成為股份公司今后發展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同年,對原隸屬股份公司建制的空分事業部進行資產剝離。公司發展步入產品專業化發展的快車道。2012年,公司引入社會資源,組建電動機事業部及生產線。目前,電動機產品已擁有70多個品種規格,市場范圍覆蓋礦用防爆、油田、船用等多個領域。2015年上半年,為了優化組合現有資源,公司成立系統集成部,將在電氣系統集成領域方面實現新的突破。2016年,公司引入電動機業內專家,拓展區域代理,做大做強電動機產業。同時啟動新能源汽車電機項目,優化產業布局,培育新經濟增長點。